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08年的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山河破碎、生命消逝,这场灾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不仅是国家责任,更是每个人需要践行的生命课题。
一、铭记历史,警钟长鸣
汶川地震中,近7万人遇难,1.7万人失踪,5335名学生被掩埋在废墟下。但同样在灾难中,安县桑枣中学的师生们用1分36秒全员撤离,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这告诉我们:防灾意识与科学演练能挽救生命。自2009年起,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正是为了提醒我们: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二、科学应对,掌握技能
面对灾害,我们需要用知识武装自己:
1. 地震避险
在教室,迅速抱头闭眼,躲于课桌下;靠墙同学紧贴墙根,保护头部。
在操场,远离建筑物,蹲下护头,避免坠物。
2. 火灾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沿安全通道撤离,切忌乘坐电梯。
3. 其他灾害
台风、暴雨时避免外出;雷雨天气远离高大树木;洪水来临,向高处转移。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需全员守护,学生要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不追逐打闹,防止踩踏;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疏散演练,将每一次练习视为真实场景;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三无”食品;夏季不私自下水游泳,谨防溺水;正确处理同学矛盾,拒绝暴力,寻求老师帮助。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是幸福的基石。老师们、同学们,防灾减灾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互助的精神,共同守护生命的尊严与校园的平安!
愿警钟长鸣,愿生命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