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盛夏的余温还萦绕在校园的草木间,崭新的期待已随秋风悄然生长。首先,我代表学校欢迎330名小一和初一的新生加入中科大附中实验学校大家庭。望着操场上整齐列队的同学们,心中感慨万千,记得去年此时,这里还只有四个班级的身影,而今天,十二个班级的师生齐聚一堂,整个操场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新同学的加入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充满力量。我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也祝贺二年级、八年级的同学们升级为学长学姐,现在的你们,肩上也多了一份引领成长的责任。我们希望在这里,中科大附中实验学校480名学子、48名老师都能找到向上生长的力量。
站在这片既有烟火气、又有书卷气,更有创造气的土地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句心里话,也愿这三句话,成为我们新学年共同的航向。
第一句,愿我们“人人都立鲲鹏之志”,让梦想有直上云霄的高度。
《庄子》里的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它的壮阔,始于“徙于南冥”的远大志向。而我们的“鲲鹏志”,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空想,而是扎根在当下、生长在日常的目标——是课堂上专注倾听的眼神,是科学教室里反复调试的耐心,是运动场上咬牙坚持的脚步,是遇到难题时不肯放弃的倔强。
新建成的食堂,会记下你为了早读而加快的脚步;图书馆的斜晖,会见证你渴求知识的身影;创客工坊的灯光,会照亮你为了一个想法反复尝试的模样……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都是在为“鲲鹏之志”积蓄力量。愿你们从此刻起,敢想“我能成为怎样的人”,敢做“我要为目标付出什么”,让每一个小目标都通向大梦想,让每一步脚印都朝着更远的方向。
第二句,愿我们“人人都读经典书”,让心灵有兼容天地的厚度。
如果说志向是人生的灯塔,那么经典就是照亮灯塔的火种。那些历经千百年依然流传的书籍,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前人用生命沉淀的智慧结晶——读《论语》,我们能懂得“仁者爱人”的温度;读《史记》,我们能看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格局;读科学经典,我们能触摸“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严谨;读文学经典,我们能拥有“共情他人、理解世界”的柔软。
新学期,我们有了更宽敞明亮的图书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希望同学们能把“读经典”变成一种习惯,把我们身边的每一处空间,变成可以读书的角落。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在困惑时能有“柳暗花明”的启发,在浮躁时能有“心定如山”的沉静,在未来面对选择时,能有“不迷方向”的底气,让心灵在文字的滋养中,长出兼容天地的厚度。
第三句,愿我们“人人都养浩然气”,让品格有顶天立地的硬度。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正直不阿的风骨,是勇于担当的责任,是严于律己的自觉,是宽以待人的胸怀。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的点滴中慢慢涵养的——在食堂自觉排队,是“守规则”的浩然气;看到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忙,是“有温度”的浩然气;在德育展厅里为榜样的故事动容,并试着向他们学习,是“有追求”的浩然气。
同学们,“浩然气”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它藏在你对待每一件小事的态度里。当你不小心做错事,能勇敢说“对不起”,这是勇气的“气”;当你看到不公正的现象,能坚持做对的事,这是正义的“气”;当你面对学习的压力,能不放弃、不抱怨,这是坚韧的“气”。新学年,愿我们从整理好自己的书桌开始,从尊重每一位老师的劳动开始,从珍惜食堂的每一粒粮食开始,慢慢养出属于自己的“浩然气”,让品格如松柏般挺拔,如磐石般坚定,无论未来走多远,都能顶天立地,不偏不倚。
老师们,同学们,新校园的每一处新景,都是为了让成长更有质感;我今天分享的三句话,都是为了让未来更有方向。“立鲲鹏之志”,是让我们有“向上飞”的目标;“读经典书”,是让我们有“飞得稳”的底气;“养浩然气”,是让我们有“飞得正”的品格。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我们成长的三角架。愿我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里,做追光的人,也做发光的人;做有梦想的人,也做能实现梦想的人。
最后,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身心安康;祝愿同学们在新学年里,学有所获,思有所悟,行有所成,在成长的新境里,活成自己心中的那只“鲲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