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中科大附中实验学校第四期“科唤讲堂”在小学部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特邀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海担任主讲,他以《泡沫中的化学与魔法》为主题,别出心裁地以流行歌曲《泡沫》为切入点,带领师生开启了一场科学探索之旅。学校副校长梅圣,七、八年级学生及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了这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奇幻盛宴。
歌声启幕:当流行音乐邂逅科学议题
讲座伊始,在同学们惊喜的目光中,徐海教授与两位学生共同唱响了经典曲目《泡沫》。当动人旋律遇见科学探索,碰撞出的火花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熟悉的旋律回荡在报告厅内,不仅拉近了科学家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主题。这种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在现场营造出轻松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问答探秘:层层剥开“泡沫”的科学面纱
歌声渐落,探索启程。徐海教授摒弃单方面知识灌输,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为线索,引导同学们逐步深入思考,揭开泡沫背后蕴含的化学奥秘。
“首先,什么是泡沫?”徐海的提问引发了同学们的踊跃回答。他从生活现象出发,阐述泡沫是彼此被液膜隔开的气泡聚集物。紧接着,“阳光下的泡沫为什么是彩色的?”这一充满诗意的疑问,将大家的思绪引向光学领域,徐海用生动比喻解释了薄膜干涉原理如何造就泡沫的绚烂色彩。针对歌词中“泡沫只是一刹花火”的感叹,他详细分析了三大原因:张力改变、重力作用以及手上油脂的亲和作用。随后提出的“如何使泡沫稳定存在?”这一问题,引出了让气体进入液面、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克服重力等多种方法。四个问题环环相扣,从现象到本质,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教授与学生的问答之间,知识传递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而成为了充满逻辑与趣味的探索过程。
火焰沸腾:互动实验引爆全场高潮
讲座下半场,报告厅化身为神奇的科学魔法舞台。徐海教授用粉笔与可乐制造的喷泉,展示了泡沫的剧烈生成;随后“手掌火焰”、“火焰比心”、“击鼓传火”等一系列互动实验,将“一刹花火”从歌词变为可安全触碰、亲身体验的科学现实。同学们在徐海指导下,勇敢地将浸有特殊肥皂水(内含可燃气体)的手掌伸向火焰,瞬间引燃却毫发无伤;用沾满泡沫的双手巧妙“比心”,点燃后形成绚丽的火焰爱心;“击鼓传火”更是让在同学们手中传递的火焰如同拥有生命的精灵。这些实验不仅震撼视觉,更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可燃气体与泡沫结合的特性以及燃烧的条件,科学的“魔法”在那一刻拥有了温度,成为了永生难忘的体验。
科学“追星”:签名热潮见证梦想启航
活动尾声,梅圣为徐海教授颁发纪念奖章,在表达学校诚挚谢意的同时,也期待徐海教授未来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精彩的科普体验。
讲座结束后,热烈的气氛久久不散。同学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纷纷涌上讲台,手持笔记本排起长队,渴望获得这位“科学魔法师”——徐海教授的亲笔签名。这一幕“科学追星”的盛况,正是本次活动成功激发科学兴趣、培育科学精神的最生动写照。
用科学诠释“花火”,真正“唤醒”孩子们内在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是我校践行素质教育、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一环。科学从来不是枯燥的公式,它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一首流行歌曲中,这正是“科唤讲堂”的核心价值所在。
文字:李嘉丽 摄影:李舒婷
一审:张 霄 二审:徐晓宏 三审:徐 磊